周圍的人,即便有懂行的,基本也沒可能會系統地教你,必須靠自己摸索。雖然這樣入門速度比參加培訓慢得多得多得多,但只要按照如下我說的,至少入門過程中不會走向歪門邪道、被誤導。
(1) 看Levine的Quantum Chemistry。市面上有影印版。這本書對于專門搞量化理論的人來說只是初級水平,而對搞應用性計算的人,看完此書后基礎知識方面勉強夠了。此書寫得很好,很系統,公式推導很易懂(只要高數能及格的人看著就沒壓力),量化常見概念也都有解釋。但是,不要以為光讀了這本書就算入門了,這本書不告訴你怎么結合Gaussian等主流程序算實際問題,不會用量化解決基本問題就還稱不上入門。另外,此書對于廣大量子化學初學者入門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鋪墊太多,前半本書都在講量子力學,可能都看累了、完全失去興趣了,結果連HF還沒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這本書,如果你有充裕的學習時間,慢慢從頭到尾看完是很好的,但如果沒那么多時間,別試圖把此書都從頭到尾細致啃完、習題都做了一遍才開始算實際問題。
(2) 看Exploring Chemistry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Methods。這是Gaussian官方的書,專門講怎么用Gaussian算各種具體實際化學問題,給了很多例子,對于初學者學習Gaussian使用實屬難得。此書雖然也講了點理論,但講得很少,即便對于應用性量化研究的人也完全不夠用。一定要看第二版,切勿看最新的第三版。第三版相對于第二版徹底重寫,但是反倒更差,里面有很多誤導性的東西,不少地方數據錯誤或缺乏邏輯,而且有用的例子更少,廢話(而且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廢話并不是有助于初學者理解問題的廢話)還特別多。第二版bug不多,寫得質量不錯,可惜年代久遠(1996年),書里用的計算級別在現在看來大多已經太低或過時了,但至少沒有誤人子弟或者科學、邏輯方面的問題。要注意,切勿以為把exploring這本書看了、都搞明白了,Gaussian就能用得順利、游刃有余了,大多數在實際計算中必知的關鍵性的知識、技巧,在這書里沒有強調或者根本都沒提及,不懂這些的話在實際研究中經常會被卡住或者犯錯,比如究竟應該如何合理有效地解決不收斂以及不該有的虛頻,這些重要內容有的會在筆者的博文中介紹,但全面學習的機會只有在科音的培訓中。
值得一說的是,如果你已經參加過科音的中級量化培訓班了,就完全沒必要再看Exploring這本書了,因為培訓中講的內容比書里全面豐富得太多太多了,制作幻燈片的時候筆者也已經把無數本計算化學書籍里有價值的內容都提煉并體現到其中了。但Levine那本書,參加過中級班之后只要有時間一定要系統地看看,可以加深對量子力學方面的認識,而書里有的量化部分的內容在中級班里都有,看的時候也可以順便再回憶鞏固一下。
(3) 看筆者的blog思想家公社的門口(http://sobereva.com)里頭界面右邊的量子化學分類里面的文章。筆者寫過幾百篇和量子化學相關的博文,寫得都十分用心(筆者用寫論文的態度寫帖子),涵蓋面非常廣,講解非常細致。有很多博文對初學者很有益,但也有的博文可能初學者只能看懂部分或完全看不懂。
注意:此博客的文章皆為筆者(sobereva)原創,而且筆者經常更新過往文章的內容以令文章與時俱進。此博客有大量文章,被很多人未經授權胡亂轉載到了別處去,筆者表示譴責。千萬別在sobereva.com和bbs.keinsci.com以外的地方(比如小*蟲、他人的博客、百度文庫)看筆者的文章!因為其它地方看到的都是老舊的而且格式/圖片被轉載者搞得亂七八糟的版本!(這兩個地方首頁都有搜索框,想找筆者寫的某篇文章,只要一搜就有)
(4) 在思想家公社QQ群(群號看http://sobereva.com上方的公告)里關注大家的討論。這是筆者建立并管理的人氣極高、專業性特別強的計算化學討論群,1號、2號和3號群成員總計達9000人(長期爆滿。已經踢過的長期不發言的人加起來都已經一萬人以上了),加入這個群對新人們來說算是找到組織了。每天群里都會有大量討論,低、中、高檔次問題都有。加入之后一定不要僅在自己提問的時候才看群消息,一定要每天都看群里的討論,能看懂多少看多少。雖然這種方式學習并不系統,但經過長時間熏陶,水平能提高不少。
(5) 計算化學公社論壇(http://bbs.keinsci.com)。這是北京科音自然科學研究中心旗下的高水平計算化學論壇,由筆者創立和管理。此論壇是人氣極高的計算化學交流論壇,甚至很多外國人都通過Google翻譯看此論壇上的帖子。此論壇有高度的學術純粹性,并且堅決抵制水貼,筆者每天都花大量時間精力回復論壇上的巨量問題和打理論壇。這個論壇從2014年10月開始運行,已積攢了海量極具價值的討論。計算化學研究者應保持每天都看這個論壇新帖的習慣,量化版以往的帖子也都強烈建議在有空的時候一點點看完,能看懂多少看懂多少,特別是置頂的“簡單量化問題答疑專貼”(
http://bbs.keinsci.com/thread-806-1-1.html
),對初學者更是非常有益。另外,碰到計算化學問題時,在發帖求助前,應當優先想到使用計算化學公社論壇首頁Google框進行搜索。計算化學公社論壇已有的帖子是巨大的計算化學資源寶庫,不是很冷門的問題大多都能從中搜到有關的帖子
在計算化學公社和思想家公社QQ群里每天筆者都會回復大量問題,日均好幾十個。在這兩個地方看到的討論可以很放心,因為如果有人給出錯誤的回復,筆者只要看見一定會將之訂正以免誤導初學者。作為初學者,一定一定一定不要輕信網上其它任何地方的亂七八糟的和量子化學、計算化學相關的討論,尤其是中文的,那些討論中很多都是錯的、誤人子弟的,很多人自己還是菜鳥程度就隨便回復別人問題,各種以訛傳訛。那些缺乏高手把關的地方的討論,初學者看多了不僅學不到有用的,反倒會對理論、概念產生錯誤的理解,在程序使用上學一身壞毛病,各種瞎用關鍵詞。
不僅是網上的中文討論不可輕信,網上的各種亂七八糟的中文教程、幻燈片之類的資料往往也都是包含各種錯誤,甚至有的滿篇都是錯的。入門階段,不去看那些是最安全的(至少等你已經有一定水平了,有了基本分辨能力了再去看)。在計算化學公社論壇里下的資料都是放心、可信的,我是不會讓有誤人子弟的資料出現在論壇里的。
另外,市面上有不少中文的量化、計算化學的書。市面上所有這種書我基本都買過一本,買來不是為了閱讀,就是單純想看看書寫得怎么樣。整體感覺中文的這類書分三種:(1)照本宣科型。這類書的作者往往自己量化水平都沒多深就寫書,東抄西抄,根本沒自己的東西,內容也都是老一套,大同小異,從量子力學開始講,講一大堆,然后講HF、微擾等等。和主流、實際計算相關的東西在這種書里根本找不到。這種書根本別看,純屬浪費時間,也就適合在高校里當那種走形式的量化課的教材用。你如果真想極為系統地從量子力學開始慢慢學起直接看Levine的書就完了,何必看這些低水平的書籍。(2)有水平的理論書籍。比如徐的三大本就是這種。這種書有的號稱是給新人看的,但實際上是開玩笑,初學者看了只會云里霧里、暈頭轉向,對量子化學產生無限的厭惡和恐懼。(3)實例教程型。有些書里講一點基礎理論,同時給了一些計算化學的例子,看似很適合初學者,有點exploring那書的感覺,但寫得真是差遠了。這些書理論部分就那么一丁點還寫得不明不白,內容很不系統、全面,例子和練習給得很少而且往往也不怎么樣,對初學者起不到由淺入深的啟發、引導性,有的書里的例子甚至直接就是從exploring那本書里抄來的!(而科音的量化培訓里面的例子、練習都是很用心設計的,都是原創的)有的這類書更是錯誤百出,尤其是講基組的部分,可謂是重災區,幾乎就沒多少中文書這里講得是完全對的。我之前給一個初學者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看的某中文書居然把Pople基組加彌散和加極化函數的方式都搞混了。
簡而言之,量化初學者別看市面上任何中文量化書,至少是目前來說,是真的沒有適合初學者入門的。不過,筆者未來會寫一本量化書,將會打破量化初學者無書可用的局面。
順帶一提,一些初學者,明明四六級考得分不低,卻在科研上畏懼英文,死活不愿意看英文經典的資料,非要看一些很爛的中文的資料。實際上,看中文資料,雖然語言理解上障礙更低,看似更容易閱讀,但中文資料質量和英文的相比普遍相差甚遠,在理解內容上需要突破的障礙、花得時間要多得多!所以,初學者非要看中文資料的這種做法是絕對劃不來的!學術性的英文資料句式就那么些,生詞也沒多少,多看看很快就掌握那些常見生詞了,閱讀難度哪有四六級閱讀理解高。更何況,發表英文論文,不得寫成英文?用計算化學程序,不得看英文的輸出和手冊?不鍛煉科技方面的英文水平,在搞科研上會受到極大的阻力。這個坎是早晚必須要克服(除非你的研究最終目的就是水一兩篇中文文章勉強畢業)。

下面說一些其它值得說的問題:
前面說過,量化入門光學理論絕對不行,一定要結合具體程序算算實際問題。第一個用的量化程序,在我來看一定是Gaussian才行。Gaussian的輸入文件是所有主流量化程序里最簡單的,功能是最全面的,常用的功能運算速度都很好,完全可以滿足95%以上的應用性量化研究者的需要,地位如同量化界的Windows。而GAMESS-US、molcas之類那些更復雜、更學術的量化程序則類似于Linux。讓一個鼠標都沒摸過的人一上來就用Linux哪行?Gaussian都不會用的初學者去學那些輸入文件更難寫、程序結構更復雜、對使用者理論知識要求更高的程序,要么一點也學不懂,要么花了很大力氣才只會用那些程序算很簡單的問題,而這些時間如果用在學Gaussian上,早就玩得很轉,能開展實際工作了。而且,其它量化程序的用戶數目遠遠少于Gaussian,相關的學習資源少得多,遇到問題得到別人回答的幾率也低得多。目前量化程序是什么格局,從此文可以了解:《2018年度計算化學公社杯最常用的量子化學程序和DFT泛函投票結果統計》(
http://sobereva.com/420)、《2021年計算化學公社論壇“你最常用的計算化學程序和DFT泛函”投票結果統計》(http://sobereva.com/599)、《2024年計算化學公社舉辦的計算化學程序和DFT泛函的流行程度投票結果
》(
http://sobereva.com/706),文中也包括我對目前一些量化程序的評價。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有幾種騙傻子的,帶圖形界面的商業味特別濃的量化程序,如果有代理商向你推銷,大家千萬別買!那幾個程序功能又弱、又不靈活,還賣得巨貴(比Gaussian貴幾倍甚至更多),根本不值那價錢,就仗著有個湊湊合合的圖形界面忽悠想做量化計算的外行購買,特別黑心。用那種程序容易被搞量化的同行瞧不起。

很多初學者不注重系統性學習知識(參加培訓或看基礎性的書),就知道看文獻,以為文獻看多了就會搞研究了,這是大錯特錯!文獻根本不可能由淺入深系統地對知識進行講解,那些講解也不可能作為文章發表。看一大堆文獻得到的只是一堆零零散散的知識碎片,沒有基礎性的知識根本不可能理解它們、將它們正確關聯到一起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雖然也有不少計算方法的綜述類文獻,但也不可能從最基本的、考慮到零基礎的人的接受能力和知識背景去從頭細致地慢慢講。起步階段的人,我建議少看文獻多學基礎知識,等入了門有能力上手做計算了,再看一部分和實際研究主題有關的文獻和比較淺顯易懂的理論方法類的綜述。類似地,光是整天看網上的討論,也不可能獲得系統性的知識,只能一知半解地了解一些零散的概念,學一些零碎的計算技巧。關注計算化學公社和思想家公社QQ群里的討論、答疑對提高水平很有益,但終究只能起到補充作用,搞量化計算所需的關鍵性的基礎必須要通過前面提過的正規途徑來學。

很多初學者一個特別壞的毛病是唯文獻是從、文獻里說什么就是什么,甚至都感覺到文獻里的做法有不合理之處,也不假思索地盲從文獻的做法。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文獻不如無文獻。很多文獻里的東西都是錯的,一些明顯的錯誤以及不合理的做法甚至于出現在IF很高的期刊中(連JACS也一樣)。牽扯到理論計算的文章那么多,哪可能所有文章的作者、審稿人同時都是相應領域的專家,而且審稿人還都認真負責仔細評審?我特別反感的一個情況就是,有些初學者的計算方式明顯是錯的、用的計算級別明顯是不合理的,給他指正,似乎還不服氣,告訴我說“xxx文獻里就是那么算的”。那些國際知名的很經典、很有名的基礎性書籍或者專著,特別是那些出了好幾版的書、作者在領域內名氣很大水平很高的人寫的書,存在錯誤的幾率較低,初學者看這些書的時候即便盲信往往也沒太大問題(但如果書的年代較早,里面有些觀點是過時的。尤其是涉及到計算級別選擇的問題,絕對不要看10年前的書)。而文獻里,特別是那些水準不明的人寫的,有錯的幾率那可太高了,盲目效仿文獻注定要吃大虧。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這篇JACS文章: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4642
,對一個小分子居然用MP2/STO-3G掃描勢能面,用HF/3-21G找過渡態,稍微有點最基本常識的量子化學研究者都知道這是極度荒誕的,簡直是反面教材。初學這要是效仿這篇文章用的計算級別算自己的體系,碰到稍微懂一點量子化學的審稿人,文章都會100%被打回去。別人文章發出去了那純粹是因為人家運氣超級好,多個審稿人里恰好一個量化領域的專業審稿人都沒有,或者審稿人正巧是其熟人。

要知道搞量化的分為兩派,一派是搞理論方法、算法的,由于難度高、門檻高,所以只占很小部分,而絕大部分都是搞應用性計算的。這兩類研究者所需的理論知識 層次是截然不同的。搞理論方法的需要掌握很深的知識,還必須會編程,搞量化應用的人在入門時切不能向這些人看齊,看的書不能是給這些人寫的書。

量子化學學習和研究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搜研究文章一定要用Google學術,搜其它類型的科研相關的東西一定要用Google搜索,Google可以說是筆者科研過程中的左膀右臂。這里重點強調一點:千萬別用bai*!bai*是搜什么的?那是用來搜娛樂八卦、有害、坑爹、低級趣味信息的,這么low的東西怎么能用來搜索學術信息?在筆者來看,bai*搜索是幾乎最下作、最沒素質、最唯利是圖的公司搞的最糟糕的搜索引擎,搜索出的信息質量極差,對你最有價值的信息多數情況搜不到,反倒是垃圾、無意義、低水平的信息的權重賊老高,占滿了搜索呈現頁面,往往你得翻好幾頁才能找到點靠譜的信息,筆者對此體會太深了。而且,除了計算化學公社論壇、思想家公社blog等地方外,富有價值的量化方面的資料大部分是外文的,bai*這種東西連中文的學術方面的信息都搜不利落,用它試圖搜索出對你有用的外文資料那更是天方夜譚。根本甭指望bai*對你的科研工作能有什么幫助,它純粹是在浪費你的時間,越用bai*科研水平越低,而勤用Google才能令你登山更高臺階。千萬別在高水平的討論群和論壇說什么“我用bai*搜了xxx”、“bai*一下”,這一定會遭被群嘲。搜索學術信息,bai*至多至多給本科生用,而研究生及以上的人還用bai*這么弱智的東西只會被同行笑話。bai*百科那種水準低劣的東西更是千萬別信,對科研工作者只會產生嚴重誤導;而相對的,英文wiki上的信息則質量整體較高,多數是真正內行人用心寫的,很少有嚴重誤導性的內容,因此看百科必須去英文wiki上看(中文wiki質量和英文wiki比還差一大截)。另外,還有那個bai*學術,就是個Google學術的赤果果的山寨品,做得奇爛,品質和Google學術比差了十萬八千里,對科研工作有害無益。當然,由于特殊情況,在有的地區Google搜索和Google學術是沒法直接訪問的,但是作為科研工作者,總得具備點上網知識吧。更別說什么“我沒法用Google”、“Google打不開”于是就自取其辱,棄明投暗而改用bai*。

關于編程。有些初學者誤以為搞量化還必須得學編程,這明顯不對。對于搞應用性研究的人,至少在入門階段,完全用不著編程,懂理論常識會用Gaussian算常見問題即可。但是鼓勵有空的時候學學shell編程寫腳本,這對研究大批量分子、或者大量同類問題的時候能節省巨額操作上的勞力,而且提取數據這種事靠腳本來做還免得人工處理時候犯糊涂給搞錯。shell編程其實很簡單,學幾個小時就能解決很大問題,典型例子可以看看比如《使用Gaussian時的幾個實用腳本和命令》(http://sobereva.com/258),在《詳談Multiwfn的命令行方式運行和批量運行的方法》(http://sobereva.com/612)里有腳本編寫深入淺出的相關知識介紹。

做量子化學計算終究還是要有一些基本化學直覺和高等化學常識的,但是有很多人本科不是化學出身的,這些人如果以后長期做量化研究,我覺得最好還是找機會補一補化學系本科期間會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這樣更容易更有效率地獲得更有意義的研究結果。我覺得值得補的是:普通化學、結構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儀器分析。其中普通化學和結構化學是必須看的,其它的根據實際研究需要來選擇性地看,并不需要看得精通,也不必做題,只要懂得基本概念就行了。至于看什么書,普通化學一定看北大的那本《普通化學原理》,結構化學一定看周公度的《結構化學基礎》。其它的看什么無所謂,不用看太深的,個人認為無機化學看吳國慶寫的那本就不錯。有機化學不用看邢其毅那種偏深的,找本比較淺的看就夠了,比如我本科時候用的是尹冬冬寫的有機化學就還可以。物理化學書里最經典的是Atkin或Levine寫的,國內有影印版,內容廣度非常高(國外的物理化學和國內的物理化學不同,前者把結構化學和其它一些化學分支的部分知識都納入了),如果能通篇看下來最好,但非常厚,大抵很多人也沒時間看完,時間有限的人自己在書店里隨便找一本感覺寫得清楚易懂的就行。

初學者少不了一堆問題要問,但是很多初學者在提問時候習慣、方式很不好,甚至造成回復者的反感。關于提問要注意的內容在此文都說了,強烈建議看看:《在網上求助計算化學問題時的注意事項》(http://sobereva.com/79)和《在網上求助計算化學問題的時候必須把問題描述得詳細、具體、準確、清楚》(http://sobereva.com/620)。其中我尤為想強調的有幾點:(1)提問時候必須禮貌 (2)一定不要用大字號,這和公共場合扯著嗓門喊話一樣沒素質 (3)提問時候一定要把問題闡述清楚、準確,不要試探性地提問(4)能自己解決的就一定不要問,好好看手冊、用Google搜索,否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有長進。

有些人可能自己懶得學、懶得算,或者懼怕做計算,或者由于計算經驗不夠需要他人幫助,想找他人代算。一定要注意,隨隨便便就找代算,別坑慘的幾率超過80%!關于這點我專門寫了篇文章,強烈建議一讀:《談談我對計算化學代算的看法》(http://sobereva.com/505)。如果實在自己不會算,應當找內行合作,而絕對不是花錢去社會上找人代算!

老有些初學者喜歡自己做測試,通過測試選擇在計算時最恰當的方法,然而這種行為往往都是沒有絲毫意義的無用功,在內行人眼里還會被笑話。關于這點我專門寫過一個博文《談談量子化學研究中什么樣的benchmark才有意義》(http://sobereva.com/554),非常建議仔細看看。

附:學習量子化學計算必看的博文

前面提到過,自學量子化學要大量看http://sobereva.com里的博文,但是我知道,對新人來說,把那里面所有量化相關文章在短時間內看完是不現實的,因此這里我把其中對量化計算初學者最最最重要、非看不可的博文整理了出來,缺乏文中的知識的話很難不犯低級錯誤地開展計算。注意這些博文只是涉及各種零碎的主題,零基礎初學者光是看這些是無法從頭系統性學習的,一次性系統地學明白的又好又快的途徑是參加前述的北京科音的量子化學培訓。

?必須看:

Gaussian的安裝方法及運行時的相關問題http://sobereva.com/439
辨析計算化學中的任務類型和理論方法
http://sobereva.com/680
簡談量子化學計算中DFT泛函的選擇
http://sobereva.com/272
談談量子化學中基組的選擇
http://sobereva.com/336
談談贗勢基組的選用
http://sobereva.com/373
談談彌散函數和“月份”基組
http://sobereva.com/119
詳解Gaussian中混合基組、自定義基組和贗勢基組的輸入
http://sobereva.com/60
談談該從Gaussian輸出文件中的什么地方讀電子能量
http://sobereva.com/488
解決SCF不收斂問題的方法
http://sobereva.com/61
量子化學計算中幫助幾何優化收斂的常用方法
http://sobereva.com/164
常見的多余的和被濫用的Gaussian關鍵詞
http://sobereva.com/331
使用Multiwfn觀看分子軌道
http://sobereva.com/269
在Gaussian中計算IRC的方法和常見問題
http://sobereva.com/400
談談如何又好又快地計算NMR化學位移
http://sobereva.com/354
使用Multiwfn繪制NMR譜
http://sobereva.com/565
revTPSS泛函結合pcSseg-1基組是計算NMR很好的選擇
http://sobereva.com/623
談談隱式溶劑模型下溶解自由能和體系自由能的計算
http://sobereva.com/327
Gaussian中用TDDFT計算激發態和吸收、熒光、磷光光譜的方法
http://sobereva.com/314
Gaussian中幾何優化收斂后Freq時出現NO或虛頻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http://sobereva.com/278
使用Multiwfn繪制紅外、拉曼、UV-Vis、ECD、VCD和ROA光譜圖
http://sobereva.com/224
淺談為什么優化和振動分析不需要用大基組
http://sobereva.com/387
使用Shermo結合量子化學程序計算分子的各種熱力學數據示例
http://sobereva.com/552
談談諧振頻率校正因子
http://sobereva.com/221
在Gaussian中做限制性優化的方法
http://sobereva.com/404
簡談Gaussian里找過渡態的關鍵詞opt=TS和QST2、3
http://sobereva.com/460
詳談使用Gaussian做勢能面掃描
http://sobereva.com/474
談談原子間是否成鍵的判斷問題
http://sobereva.com/414
正確地認識分子的能隙(gap)、HOMO和LUMO
http://sobereva.com/543
談談重復不出來計算化學文獻里的數據的可能原因
http://sobereva.com/678

?看完以上內容之后應當繼續看以下內容,對一般性研究都非常重要:
Multiwfn入門tips(
http://sobereva.com/167)(Multiwfn是量子化學應用性研究離不開的重要程序)
Multiwfn FAQ
http://sobereva.com/452
Multiwfn波函數分析程序的意義、功能與用途
http://sobereva.com/184
Multiwfn支持的電子激發分析方法一覽
http://sobereva.com/437
Multiwfn支持的分析化學鍵的方法一覽
http://sobereva.com/471
使用Gaussian時的幾個實用腳本和命令
http://sobereva.com/258
談談Gaussian中的對稱性與nosymm關鍵詞的使用
http://sobereva.com/297
計算化學中的一些常見不良寫法和用詞
http://sobereva.com/298
量子化學研究中切換泛函應當注意的問題
http://sobereva.com/415
談談溫度、壓力、同位素設定對量子化學計算結果產生的影響
http://sobereva.com/423
Gaussian中有用的IOp一覽
http://sobereva.com/93
Gaussian的Link、IOp與非標準計算路徑
http://sobereva.com/57
過渡態、反應路徑的計算方法及相關問題
http://sobereva.com/44
基于過渡態理論計算反應速率常數的Excel表格
http://sobereva.com/310
使用Multiwfn繪制構象權重平均的光譜
http://sobereva.com/383
亂談激發態的計算方法
http://sobereva.com/265
根據Boltzmann分布計算分子不同構象所占比例
http://sobereva.com/165
談談軌道成份的計算方法
http://sobereva.com/131
談談片段組合波函數與自旋極化單重態
http://sobereva.com/82
各種后HF方法精度簡單橫測
http://sobereva.com/378
計算化學購機配置推薦
http://sobereva.com/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