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橋巖溶國家地質公園是巖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廣西鹿寨縣中渡鎮大兆村,總面積139平方千米。香橋以地質奇觀著稱,是融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景觀和生態景觀為一體的景區。公園內植被豐富,有重點保護植物巖溶山花和樹齡逾千年的古榕等。公園中的香橋天生橋、香橋巖溶峽谷、響水低頭瀑布,以及九龍洞中的腦紋狀洞穴沉積等景觀,是我國喀斯特地貌景觀中的精品。
橋奇:地質公園內兩座天生橋一座在“天上”,一座在水上,在“天上”的名月亮山,在水上的名為香橋巖。尤以水上天生橋為最奇,天生橋架在峽谷兩側的高山之上,橫空出世,迎面而立。橋洞拱高35米,橋面長寬度各40米,因其長寬比例適中,且能與周圍的景色完美的融合,故而被譽稱為中國最具觀賞價值的天生橋,被巖溶學家作為典范收錄進《巖溶學詞典》中。
洞絕:九龍洞是一座水旱具全的石灰巖溶洞,在香橋巖之北約1公里。洞長660多米,寬40—60米,高約20米,九龍洞分為三個支洞,左洞漸向下傾,中洞較平直,右洞上行且洞形寬窄、走向變化大。洞內幽暗,乳石形態萬千,景觀令人驚嘆,“龍、藤、沙、池”為洞內四大奇觀。
弄幽:地質公園中有大石弄32個,個個奇秀無比;個個幽雅無比,是開展石弄旅游的絕佳地方。
坑險:地質公園發育了大小數以10計的天坑,這里的天坑有的被碧綠的潭水充斥,有的被地下繁茂的森林覆蓋,坑的四周絕壁陡峭,有的高達100米,有的則只有10—20米,可觀、可賞、可進、可入,它集我國天坑精華之大成,是喀斯特地區觀賞天坑的最佳去處。
水魅:地質公園的水堪稱世界一絕,從顏色上看淺綠、淺藍、深綠、深藍各種水色在這里一覽無余,從形態看,方形淺潭、圓形深潭、條形地下河出入水口具佳,從水流的形態看有瀑布、瀑流、迭水等多種形態,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香橋大峽谷峽口的響水瀑布,寬82米,長87米,瀑布從古河床底部的邊石壩上層層疊疊滾落而下,豐水季節響聲如雷鳴般震響,故名響水瀑布。
峽美:香橋大峽谷全長5.7公里,集聚了天生橋、天窗、天坑、天井、洞穴等多種喀斯特形態,時隱時現的地下暗河與明河交替出現,植被茂密,水湛藍碧清,既有大石弄簇擁,又有大暗河陪襯;既有喀斯特的四“天”(即天坑、天橋、天窗、天井)奇觀,又有洞穴的玲瓏剔透,故稱峽美。